1.RGB色版判斷:,藍色版 背景最乾淨,狗主題內部最清楚,選拷貝藍色版.png
2.影像/調整/色階 調整黑和白色階槓桿 向中間拖曳,使其背景變白,主題清楚.png
2-2 調整好色階,畫面如下.png
1.RGB色版判斷:,藍色版 背景最乾淨,狗主題內部最清楚,選拷貝藍色版.png
2.影像/調整/色階 調整黑和白色階槓桿 向中間拖曳,使其背景變白,主題清楚.png
2-2 調整好色階,畫面如下.png
1. 打開「動作」面版,新增動作面版 取名稱自訂 :例如 縮小圖檔640
2.影像/影像尺寸 寬度和高度自訂 假設 寬度輸入640 ,確定
3.動作面版:出現「影像尺寸」的動作記錄 後,檔案/儲存檔案
1. 髮絲用鋼筆去背,
髮絲靠近背景的部分,髮絲就選內部一點,待會髮絲後面會另做處理
皮膚則儘量稍微往內側一點, 皮膚較平滑
選取完後,在減去五處摟空的部分(如下圖 綠色圈起來的部分):
將路徑轉為選取區, 載 入選取區範圍
ALPHA 色板 的應用:
CTRL 鍵 加 滑鼠 點選alpha1圖層 => 載入alpha選取區 範圍 或 選取/載入選取範圍
加入的alpha選取區域 => Shift+CTRL 鍵
減去的alpha選取區域 => ALT+CTRL 鍵
1-多邊形套索工具 先選取門板範圍,
illustrator 運用形狀 套用照片遮色片效果
1.「矩形工具」先畫出多個矩形,照片置於最下方
=>接著 點選 將黃色矩形全部選取「 物件/複合路徑/製作」
若沒有將黃色矩形做「 物件/複合路徑/製作」 直接製作遮色片會失敗 (原因多個矩形形狀是複合路徑,複合路徑為二個以上組成的子路徑,一定要製作,不然製作遮色片會失敗,造成 太多形狀做複合路徑時只會以最底層那個形狀為主 ,若沒做此製作複合路徑的話,直接製作遮色片,失敗畫面如下:)
本人 一直為著遮色片 該怎麼記下 黑色遮色片、白色遮色片 又有什麼不同
不論是photoshop、illustrator 都會應用 圖層遮色片
後來看了楊比比的書 她的書非常口語
解釋的更淺顯易懂如下:
黑色遮色片就是遮住不要的地方 白色遮色片就是顯示 看的到的
不過看了楊比比的書 向大家極力推薦 用photoshop 去背並不難 =>適用初階去背學習
用曲線校正色卡
1.判斷灰點(如畫面如下)
並且記下RGB值 算出平均值 (要先打開資訊面板)
假設: 我記下畫面如下 資訊面版的RGB值是 R:99 G:139 B:130
(99+139+130)/3=122 (平均值為灰點)
滴管+SHIFT 做記號
三點校色
黑、灰、白
資訊面板: 1.判斷灰平衡 2.判斷總墨量 3.判斷色偏
C:M:Y:K
5:3:3:0
塗抹紙:320~350
觀念:
濾鏡/雜訊/中和:
搜尋亮度類似的條素,放棄與相鄰像素差界太大的像素,此濾鏡適合用來消除
或減少影像上的動態效果
將PIXEL 做圓角 ,不破壞品質,和模糊不同
閃電去背
1.fx 增加圖層樣式
2.混合選項 最下方
色版
1.整體色版:RGB,CMYK
2.主色版: 紅、綠、藍(RGB) 青、紅、黃、黑(CMYK)
3.Aplha色版: 灰階層次形成選取,可編輯、藉存、載入選取
形成aplha 5步驟如下:
形成aplha
填前、背景色
Alt鍵+Backspace : 填前景色
Ctrl鍵+Backspace : 填背景色
快速選取工具 (選取顏色):
滑鼠加"{ "鍵 : 會自動減少顏色選取範圍
滑鼠加"} "鍵 : 會自動增加顏色選取範圍
【走出相片效果】
適用於行進間正對相機的影像素材
1.選取/全部
2.圖層/新增/剪下的圖層
[快照式效果]」
1.利用「矩形選取工具」,「 選取/「變形選取範圍」
在主角內上框選出一圈類似相紙的區域,也可將範圍適度旋轉
2.圖層->新增->拷貝的圖層